从棚内到海边,《乘风 2025》首季户外舞台表现如何?

《乘风2025》(浪姐6)第一期播完,网友的评价基本可以用“两极分化”来形容, 有人觉得户外舞台新鲜感拉满,有人吐槽剧本明显、评分离谱。 结合首期内容和观众反馈,简单聊聊这季开局的亮点和槽点。

1. 舞台搬到海边,风景美但实力“翻车” 这季最大变化是把舞台从棚内搬到海边,蓝天白云配上自然风光,确实比往季的灯光舞美多了几分“乘风破浪”的意境。 不过户外舞台的缺点也很明显:海风一吹,收音不稳,姐姐们的真实唱功直接暴露。 比如叶童唱《渡情》时,情怀满分但跑调明显,全靠评委“敬老”给面子才拿了SA(最高评级);王珞丹打架子鼓虽然酷,但开口大白嗓直接劝退观众,被质疑“德不配位”。 说白了,户外舞台让实力差距更扎眼,修音都救不了。

2. 评分标准成迷,SA名额被嘲“人情世故奖” 初舞台评级争议最大的是五个SA(SuperA)名额。 王珞丹、叶童、吴宣仪、祝绪丹、张小婉中,只有张小婉的唱跳表现被公认为“实至名归”。 其他几位明显是靠咖位或话题度“硬捧”: 王珞丹:连续五季被拒,第六季终于答应上节目,结果初舞台唱功拉胯却拿了SA,网友调侃“节目组怕她再跑路”。叶童:62岁高龄出场,一首《渡情》靠情怀杀直接保送SA,评委直言“敬老”。祝绪丹:夹子音+跑调高音,被吐槽“皇族预定”,和实力派黄英(4A)形成惨烈对比。 观众总结:“SA=咖位+剧本+人情,和实力关系不大。”

3. 话题制造机:有人翻红,有人翻车 节目组搞事情的功力依旧在线: 回忆杀:叶童的“许仙”滤镜、李晟唱《当》致敬小燕子,情怀牌打得飞起。抓马现场:曹颖追着王珞丹问“撞脸白百何”,被对方冷脸怼回,尴尬到脚趾抠地。CP捆绑:王珞丹和祝绪丹的“姐狗CP”强行发糖,被嘲工业糖精。 不过也有意外惊喜:临时救场的王蓉,熬夜准备舞台却一轮游,网友直呼“工具人实惨”; 李晟票数第一但镜头少得可怜,自嘲“保三争一(别一轮游就行)”,反倒圈了一波好感。

4. 节目变味儿:从“她力量”到“她剧本” 浪姐最初吸引人的是30+姐姐突破年龄焦虑、展现女性力量,但到了第六季,观众越来越看清本质: 剧本痕迹太重:谁拿“逆袭剧本”、谁当“话题工具人”,剪辑早已安排好。比如王珞丹从拒绝曹颖到舞台耍酷,全程高光剪辑,被疑强推人设。雌竞内卷加剧:相比男版《披哥》强调“兄弟情”,浪姐依然在搞“扯头花”戏码。评委打分、小考淘汰等规则,让姐姐们不得不“卷生卷死”。实力不如流量:专业歌手黄英、王蓉评分垫底,而跨界演员靠话题轻松晋级,网友感叹“资本的游戏”。

总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一期看下来,浪姐6像一盘“冷饭热炒”,风景虽新,套路依旧。 节目组显然在“创新”和“安全牌”之间反复横跳:户外舞台试水失败,回头继续靠情怀和抓马撑热度。 对于观众来说,骂归骂,但下饭综艺还得看,毕竟“一边吐槽一边追”才是浪姐的终极魅力。 只希望后续舞台少点剧本,多点真诚,别让“乘风破浪”真的变成“乘风翻车”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