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入狱坐牢57年,77岁刑满释放,出狱时却说不想出狱

“我不想出狱!”

他叫欧树,是中国服刑时间最长的犯人。

自20岁入狱起,回家便是他最大的心愿。但在2010年,当他颤巍巍地走出监狱大门时,却说出了这句令人意外的话。

那么他当年究竟犯下了什么错,要坐牢这么久?又是什么,让他不想出狱?

从反抗到麻木

欧树的故事,要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之中。

各种新思潮涌动,同时一些邪教组织也趁机滋生蔓延。

其中“一贯道”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组织,以神秘的教义和蛊惑人心的宣传,吸引了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

欧树和他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两个“信徒”。

欧树是1933年生人,他的母亲早逝,家境贫困,就和父亲相依为命,靠着沿街叫卖手工豆腐勉强糊口。

大概20岁的时候,或许是生活的艰辛让他渴望寻找精神寄托。

或许是缺乏正确的引导让他容易受到蛊惑,年轻的欧树和父亲双双陷入了“一贯道”的泥潭。

最终他们因为参与这个组织的非法活动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欧树被判处了4年有期徒刑。

二十岁的欧树,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说了几句所谓的“真话”,就被剥夺了自由,这让他无法接受。

所以他和狱警发生冲突,不服从管教,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地尝试越狱。

但是都失败了,一次次的失败让他更加疯狂,更加不顾一切。

在那时的他看来监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他想要自由,想要回到外面的世界。

可现实无情地给了他重重一击,由于屡次违反监狱纪律想要越狱,他的刑期不断增加,先被加了15年,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

因为被认为是极度危险的人员,他还被转移到戒备更加森严的云南省第二监狱。

监狱里的生活,单调而重复,每天清晨伴随着哨声起床,然后是洗漱、整理内务、吃早饭。

之后便是长时间的劳动改造,晚上则要学习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娱乐没有自由,只有无尽的劳动和学习,高墙之内时间就好像静止了一样。

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欧树被困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与世隔绝,对于外面的变化毫不知情。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他逐渐习惯了监狱里的生活,习惯了被管教,习惯了被约束。

监狱这个曾经让他无比憎恨的地方,渐渐地变成了他唯一的家。

监狱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欧树的情况后,并没有对他进行更加严厉的管控。

而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一次次地向上级申请,为他争取减刑的机会。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欧树的刑期从无期变为了五十七年。

生活太苦误入歧途

其实欧树的悲剧,也不能说全是他自己导致的。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一贯道”等形形色色的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活动趁虚而入。

大肆传播歪理邪说,蛊惑人心,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

在那个信息闭塞、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这些组织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最终误入歧途。

欧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勤勤恳恳的豆腐小贩,在妻子因病去世后,独自一人拉扯着欧树长大,生活异常艰辛。

他文化水平不高,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缺乏了解,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在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空虚之下,他把“一贯道”视为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并把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了年轻的欧树。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从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碰撞和变革。

一些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还是扎根的很深,而新的社会主义思想又尚未完全普及,这就给了一些邪教组织可乘之机。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打击取缔“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当时社会情况复杂,信息传递缓慢,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误判。

欧树父子到底在当时参与了“一贯道”的哪些具体活动,受到了什么程度的影响,都无法去追溯了。

养老院里的囚徒

只是让人更唏嘘的还是他出狱后的日子,出狱后他竟然反复说着:“我不想出去,我还想待在牢里”。

但是监狱并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他的刑期已经结束了,所以他必须离开。

离开监狱后,因为联系不上亲人,他被安置在距离老家仅两公里的养老院,讽刺的是这个本应充满温情的地方,对他来说却像一个牢笼。

就连养老院的电视里播放着的节目也让他感觉很陌生,对那些新奇的词汇和话题更是完全无法理解。

就算离开了监狱,他依然习惯性地在天刚蒙蒙亮时就起床,然后他会坐在床边,呆呆地望着窗外眼神空洞。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他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尽可能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想要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他始终无法融入这里的生活。

两个月后在一个寂静的清晨,他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个他既渴望又恐惧的自由世界。

结语

欧树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一个77岁的老人在监狱里待了57年,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被禁锢在高墙之内,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他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他对自由的渴望,最终被对陌生世界的恐惧所取代。

“不想出狱”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对监狱的留恋,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