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孤独终老林小娘:成功女人的三点特质,她败在了最后一点
林噙霜,《知否》中靠自己逆袭的人物,是小妾中的佼佼者,在前半生也算得上成功女人的代表。
她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官家小姐出身,也算得上饱腹才华,贵门淑女,更重要的是长相也不俗。如果不是因为家庭的变故,她不会嫁给盛紘这样的人,她心比天高,在无奈之下给人做妾,也做出了嫡妻的感觉。
被抄家之后,母亲不会盘算,整日靠典当度日,在临死前将她送进了盛府,养在了盛老太太身边,让她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盛紘与王若弗感情不合之时,她把握时机,趁虚而入,一跃成为盛紘身边的枕边人。
古代的男人大多都很难和嫡妻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和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娶妻都想娶一个能干的名门嫡女,但凡这样的女人都是十分强势的,势必会造成夫妻之间感情不和。但小妾就不一样了,在她们眼中,男人就是她们的天,哪个男人会不喜欢对自己百依百顺温柔细语的女人呢
就连盛老太太也不得不承认林小娘是一个自己内心极有主意的人,她瞒着盛老太太和盛紘有了私情,在有了孩子之后才求到盛老太太面前。她渴望幸福,所以靠着自己的筹谋拿下了盛紘,这番心计成算,就非一般女人可行。
小妾在古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但这也仅限于一般的小妾,像林小娘这样的,是盛紘自由恋爱的产物。家里的主君护着,即使嫡母也很难左右,究其根本,
女人想要活得幸福的话,还是要看家里的男人心在哪里。
嫡妻牵制小妾的地方无非两处,一是钱财,二是子女。像盛紘这样对林小娘的,给置办钱财铺面,又让她教养自己子女的,她自然不把嫡妻王若弗放在眼中。
从一无所有的落魄女子,把小妾当成这样的,林噙霜当属第一人。
所以说,女人成功需要三点特质,而林小娘败在了最后一点。
心有成算,谋划自己的未来,她有着正确的婚姻观。
原著中的林噙霜,并算不得一个太坏的女人,顶多算得上一个正经宅斗的女人。她没有想要害死明兰生母卫氏,只是想让她落胎,却不小心让她也丢失了性命。而明兰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生母也没有太大印象,所以林噙霜和盛明兰,并没有深仇大恨。
在自家败落以后,作为家中嫡女的她受到了牵连,她的母亲,没有她这样的打算和计谋,她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她母亲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临死前将她送到了盛府,让她养在了盛老太太身边,遇见了盛紘。
为什么她选择盛紘?绝不单单是因为爱。
其一,盛紘是庶子出身,他懂得家中小妾和庶子所承受的苦,她嫁给盛紘,只要自己撒娇卖惨,就一定会得到庇护。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盛紘的生母是妾,所以他并不会看轻小妾。
其二,盛紘的家庭关系。他与王若弗之间当时已经出现了感情问题,盛紘的心中急需一个暖心的人来体贴他作为男人的不易,林小娘的出现,恰恰满足了盛紘作为男人的虚荣心。而盛紘的嫡母又非亲母,在很多事情上管制起来不会那么简单随意。
其三,盛紘的性格。盛紘并不是一个妈宝男或者妻管严,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有自己想法的人,如果不能清楚地看透形势,就容易被人拿捏。事实证明,林小娘在盛家的很多福利,都是通过左右盛紘的想法得来的。
她曾对墨兰说:嫁给有钱的不一定幸福,但是嫁给穷书生却也不一定幸福。林小娘的表姐嫁给了穷书生,但最后穷书生有了钱财以后,不仅要纳妾,还要休妻,最后活活气死了她的表姐。
换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坐在自行车上还要哭。
林姨娘声音渐渐低柔:“女人这一辈子不就是靠个男人,男人是个窝囊废,再强的女人也直不起腰来,那时我就想,不论做大做小,夫婿一定要人品出众,重情义,有才干,能给家里遮风避雨……跟了你父亲,虽说是妾,却也不必担惊受怕,至少能有一份安耽日子可过,儿女也有个依靠。”
她这一点正确的婚姻观:人品出众,重情义,有才干,能给家里遮风避雨,让她有了二十多年的幸福生活。选对了人生的第一步路,林小娘在盛家顺风顺水的生儿育女,快意人生。
懂时局,有自知之明,软硬有度,是她在盛家生活的有力武器。
林噙霜对于女儿墨兰虽然并没有自知之明,但是对于当初没落的她却很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因为养在盛老太太身边而觉得自己身份有所不一样。按照盛老太太的意思,本可以将她嫁入清白门第做正妻,以盛家老太太的眼光,自然也不会错。
但她却选择了做妾,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即使有盛老太太的依仗,她也嫁不进豪门贵族,而出身官家小姐的她,不愿与吃苦,权衡之下,她选择在盛府做小妾。
作为小妾的她,却过得比嫡妻还要气派,源于她懂得谁才是她最大的依仗。盛家能够挟制王若弗的不过两个,一个是盛老太太,一个是盛紘,因她靠自己筹谋嫁给了盛紘,她已然得罪了盛老太太,所以她便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盛紘身上。
反观王若弗,因她气愤盛老太太养的林小娘给盛紘做了妾,多年不与盛老太太请安伺候,她和盛老太太的关系并不融洽。而作为嫡妻的她,却也没有把握住丈夫盛紘的心,一心想要将权力握在手中,治理盛紘身边的通房小妾。
如果宅斗是考试,那王若弗明显划错了重点。
林小娘她懂得什么时候放低姿态,什么时候强硬起来。每每盛紘不在身边,她可以表现出不把王若弗放在眼中的样子。但是只要盛紘在场,她就立马表现出弱小的一面,
同情弱者,本就是人的天性,何况是身边人。
王若弗这样的纸老虎,是最吃亏的一种人,虚张声势,实则没有半点杀伤力,而林小娘的绵里藏针,才是招招致命。王若弗在盛家被小妾欺压了二十多年,与她本人的性格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林小娘的聪慧,在于很好地把握了度,最擅长看盛紘的脸色行事,稍稍探出自己的意图,然后再攻城略地,这样的心计,让她成了一名成功的小妾。
错误的三观,毁掉林小娘只是时间问题。
剧中的林小娘,是被明兰设计才跳进了圈套,被盛紘打了板子之后,最终惨死在庄子里。但是原著中的她却并不是这样的结局,明兰和林小娘并没有深仇大恨,她没有必要去与一个小妾争斗不止。
原著中林小娘的败局,源于她自己错误的三观。
相夫教子,一个女人活得是否幸福,主要看丈夫和子女是否成功。倒不是说女人依仗男人和子女而活,而是丈夫和儿子成功了,女人的幸福感也就会更强烈一点。但在教育子女这件事情上,注定了林小娘的败局。
她自己是寄情诗文之人,且深受好处,所以对于子女的教养,她也重在诗文。看长枫和墨兰,都是喜好诗文之人,长枫更是有“嘉枫公子”的美称,盛长枫的性子最像盛紘和林小娘。不仅有遗传的因素,更有林小娘教养之功,常常趁着盛紘给长枫辅导功课给盛紘传递寄情诗句,
这样的模范,对于长枫来说是错误的示范。
而对于墨兰的教养,她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人品贵重,不愿意让墨兰嫁给文炎敬。因为自己的路子成功了,就交给墨兰,盛墨兰本也是懂廉耻知进退之人,但因林小娘的教导,并且有成功的先例,才犯下大错。
对待齐衡,林小娘和王若弗是不同的态度,王若弗责骂如兰要懂得廉耻,并不允许她以后再见齐衡,但是林小娘却不一样,她让墨兰主动靠近齐衡,只要做隐蔽些,不会被人发现的。
林小娘本是谨慎之人,却懂得自知。在盛家的好日子,让她恢复了原本的本性。设计自己女儿与梁晗私会,最终害人害己,墨兰婚后不幸福,而她也被送去了庄子里,在庄子里老死一生。而她的一双子女也没有能力将她救出来,在长枫有了妻子以后,这位小娘也被抛诸脑后。
作为女人,林小娘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盛家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一份天地,最终的落败,是因为她错误的三观。这是本性,更是藏不住的,
前半生靠丈夫,后半生靠子女,她赢了前半生却输了后半生。
林小娘的一生,足够聪慧,进退有度,却败在了最基本的三观上。
自以为是,是人类的原罪。
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三观,可能并不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正确三观的养成,要靠时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