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无父无母被三姑好心收养后,村民发现他竟住在狗窝,为何

这个13岁的男孩名叫潘必成,从小就无父无母,过得十分可怜。

善良的三姑将他好心收养,村民都以为潘必成要苦尽甘来,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潘必成没有住在三姑家的别墅里,反而是在家旁边的狗窝中。

对此潘必成笑着表示,三姑家没地方住,这里住着很凉快,一切都挺好的。

那么男孩为何会住在狗窝里面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呢?

和三姑生活在一起

潘必成在江苏农村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的艰难。

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不说,母亲忍受不了这种苦日子也改嫁了,他成了个拖油瓶被抛在了一边。

好在大姑父十分的善良,看潘必成可怜就带他回了家,跟着大姑和大姑父,他过了几天幸福的生活。

他们对潘必成很好,虽然家庭条件有些困难,可却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紧着潘必成,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在这里生活期间,潘必成再也不是那个没人要的孩子了。

但他也会经常流泪,每天晚上做梦潘必成都会梦见爷爷奶奶,在梦里他看着慈祥的爷爷奶奶,心中十分的激动,告诉他们自己在大姑父家过得很好。

每次睡醒后,潘必成都会发现自己流泪了,不过这时候是幸福的眼泪。

由于潘必成的条件十分特殊,因此村里人帮他办理了低保卡,每个月都有两百块的补贴。

大姑父帮潘必成保管着这个卡,告诉他这些钱会一直存着,等他长大需要用了就会还给他。

对于潘必成来说这些钱并不重要,只要有个温暖的家就可以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三姑就找来了。

她语气强硬的告诉大姑父,要把潘必成给接到她们家去住。

三姑是这几个人里面条件最好的,住的是两层的小洋楼,吃穿不愁每个月的收入也不低。

不过三姑为人强势霸道,这也是在村里出了名的,因此在她来接潘必成的时候,大姑父其实是不愿意的。

他觉得三姑肯定是另有所图,怎么可能那么好心的接走孩子,结果还真的是这样,三姑一张嘴就要走了潘必成的低保卡。

随后还威胁大姑父,如果不把孩子给她那就到处散播谣言,说大姑父是为了潘必成的钱才照顾他的。

面对三姑的要挟,大姑父表现的十分无奈,于是就给潘必成收拾行李,让他去了三姑家里。

此时的潘必成明白是怎一回事,于是就乖乖的跟着三姑走了。

这些年的经历让潘必成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他不愿意给身边人增添负担,所以即使不愿意也憋在心里面。

可在三姑家的日子却并没有那么好过,甚至可以说是艰难。

到了三姑家里后,看着双层别墅潘必成感到十分的新奇,可三姑的语气却很冷淡,随便给他找了个房间就走了。

有地方住潘必成就很知足了,于是他就高兴的在这里住下了。

住进了狗窝日子艰难

在此期间三姑就打起了他低保的主意,于是就询问潘必成,低保卡的密码是多少。

可潘必成只是个小孩,对这些事情毫不关心,因此他并不知道密码,三姑带着他去银行取钱,却得知了只能等成年潘必成才能自己取出来。

这令三姑十分的生气,觉得有低保卡在手钱却取不出来,那和往家里带了个拖油瓶有什么区别。

越想越气愤的三姑直接把潘必成赶了出去,可转念一想,如果送回大姑父的家里,那村里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三姑就以家里的房子要出租,没有地方住为由,让潘必成住在了家旁边的茅草屋里。

说着是个茅草屋,但实际上就是个用木头和草搭成的一个窝,三姑家的狗就住在这里,相当于潘必成住进了狗窝。

可潘必成却敢怒不敢言,安慰自己这里十分凉快,没什么不好的,三姑的房子要出租并不是有意把他赶出来的。

潘必成实在是太懂事了,有委屈从不说出来,而是偷偷一个人跑回爷爷他们住的老房子里哭泣。

看着这个老房子,潘必成想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没了父母之后,潘必成最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

他们虽然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可对潘必成却很是宠爱,三个人住在破房子里虽然过得清贫可却十分的幸福。

在这里潘必成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没过多久他跟爷爷奶奶串亲戚,却没想到发生了车祸。

奶奶当场去世,他也受了重伤需要手术治疗,可没想到肇事者却逃跑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人。

当时法院审理了此事,认为应该赔偿他们五万多,这笔钱也成了爷孙俩的希望,但由于迟迟找不到肇事车主而一直得不到赔偿。

而此时潘必成还在医院里等待着做手术,还是村民们看他太可怜,自发凑了一些钱才让潘必成做了手术。

虽然潘必成康复了,可没过多久爷爷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下倒下了,很快就离开了人世。

此时的潘必成备受打击,父母和爷爷奶奶都离开了,他彻底没有了亲人。

在这之后潘必成开始讨饭吃,村民们看他可怜,到了饭点都会给他一碗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潘必成的大姑父收留他以后才结束。

没想到刚过几天好日子,三姑又为了低保卡把他给接回了家,的不到钱就让潘必成住在狗窝里,村民看到这一幕都很心酸,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十三岁的潘必成,经历了好几次生离死别不说,还一直跟拖油瓶一样被互相的推脱,这种日子让他很是难过。

住在狗窝里的他每天过的什么日子是可想而知的,三姑一家在两层别墅里十分潇洒,却连一个房间都不愿意给潘必成。

直到有一次媒体来到了村子里采访,才偶然得知了潘必成的经历。

作为未成年潘必成应该享受到应有的权利 他不能过着这样居无定所无人看管的日子,因此不少媒体介入采访,想要解决潘必成的抚养问题。

百般推辞无人愿意抚养

记者在询问了大姑父后得知了前因后果,可他不愿意抚养潘必成,并不是觉得他是个拖油瓶,而是三姑一直在中间散播谣言,说他就是图潘必成的低保钱。

这些谣言弄得他是苦不堪言,大姑父想要一个好的名声,不想掺和进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又找到了三姑询问情况,她为何要让潘必成住在狗窝里。

谁知三姑却一直在狡辩,说她并不是图钱,潘必成卡里的钱她一分钱都没动,之所以让他搬出去住是因为家里面没地方了,房间已经租出去了。

可记者在调查后发现,房子明明是空着的,在证据面前三姑也不再多说什么,直言她已经没有条件在照顾潘必成了。

看到亲戚们冷漠的面孔,记者就找到了潘必成的姥姥姥爷,询问他的母亲是否愿意抚养。

可却遭到了拒绝,因为潘必成的母亲已经改嫁在那边有了新的家庭,并且不愿意潘必成过去增加负担。

就这样潘必成再次成了一个皮球被人踢来踢去,记者只好把潘必成所有的亲戚叫到一起。

大家面面相觑找了各种理由,百般推辞着抚养潘必成的责任。

听到这些话的潘必成感觉无人爱护他,于是就默默的流出了眼泪,并且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再次跑了出去,、回到了之前和爷爷奶奶生活的老房子里。

他独自一人蹲在那里,眼眶红红的令人十分心疼。

潘必成想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苦难都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别的孩子可以上学玩耍,可他却连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到。

可他已经十分努力的生活了,尽量不给身边人增添负担,但依然得不到关爱。

想到这些的潘必成再次哽咽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记者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于是就找到了村委会那里,让村支书介入调节,帮潘必成找到落脚之处。

村支书对他们进行了劝说,当时来到现场的有七八个男人,他们都是潘必成父亲这边的亲戚。

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无动于衷,认为潘必成的到来肯定会增加经济压力,在农村养孩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真的不能多养一个了。

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还是大姑父开口表示,他愿意抚养潘必成,但唯一犹豫的地方就是村里面传的流言蜚语。

村支书见到大姑父态度松动,于是征求了其他几个亲戚的意见,以后不能再提低保卡的事情,也不要张口就来谣言,毕竟都是一家人就不要恶语相向了。

就这样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潘必成低保卡里的钱都是他的,在孩子没有成年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

当时已经是深秋了,不少人都穿着厚衣服来到村委会,可潘必成的身上还是一层单薄破旧的衣服。

在大姑父获得了抚养权之后,他带着潘必成去买了一件新衣服,让他也可以过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

自此之后潘必成再也不用流浪了,他也很高兴能住在大姑父家里,因为大姑父一家是对他最好的。

在此事播出之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大家都觉得潘必成的母亲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她为了自己的幸福抛下了年幼的儿子,让他受了那么多苦。

还有潘必成的三姑,为了一个月两百块钱的低保,竟然这样对待潘必成,她的良心难道不会不安吗?

好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潘必成有了善良的大姑父照顾,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也希望潘必成以后的日子能越来越好,通过努力读书和奋斗来改变生活,报答大姑父的抚养之恩,也弥补童年时受到的创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