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星池非亲生,邵秉义为何不与刘玉玲再生?
邵星池从北京回花街后,拜周宴临为师学习厨艺,他终于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一切源自邵禀义的点拨,看到儿子的迷茫,他说,做喜欢的事情,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就这样星池走上学厨之路。
学厨并不轻松,周宴临用一碗阳春面测试星池能否过第一关。
深夜,星池在饭店门口遇到向里张望的老莫,请他来尝阳春面。
老莫说这是此生吃到最美味的面,一激动倒在饭桌上。
老莫送医后,就此掀开星池身世之谜,他是星池的生父。
既然星池不是邵禀义亲生,他为什么不和刘玉玲再生一个孩子,是感恩,还是算计?
01
邵禀义是个心软的人,他的好大家都看得到。
年轻时刘玉玲和老莫相爱,两人的结合不被家里认可,老莫失手重伤了刘玉玲的家人入狱。
怀孕的刘玉玲跳河自杀,被邵禀义救下。
正是邵禀义的善良和接纳,才让刘玉玲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不会背负未婚怀孕的骂名被人看不起。
刘玉玲真的感恩么,明知道星池不是邵禀义亲生,也没有说再给他生第二个孩子。
如果两人真的准备要第二个孩子,也会面临很多困难。
9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如果要再生一个孩子,违反规定不说,还要证明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这样会让星池的身世曝光。
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暴露的。两个人只能心照不宣“维持现状”来保护现有的生活。
刘玉玲心里有愧,那种说不出口的苦衷,才让她对邵禀义酒后打人一直容忍。
02
邵禀义对外人好,性格纠结拧巴。
马奶奶中风后,邻居商量帮她申请补助,要联系顾区长。
邵禀义放下和区长丈夫陈泊工作上的恩怨,向他鞠躬道歉,说明是个很重情义的人。特定情况下,他也不把面子看得很重。
马思艺妈妈想卖马奶奶的房子,邵禀义搬出法律条例,反驳她。你已经再婚,没有这个权力,说明他是个有是非观的人。
谢天成要换千吨大船时,他明明不想换,最后还是选择随大流同意换船。
还自我麻痹道,人是群居动物,即使群体选择是错的,为了不离群索居,被迫跟着群体一块选错误的。
压抑自己的意见,表面从众,用理论掩盖自己的怯懦。这种性格缺陷让他行为处事经常处于极端。
邵禀义有大学文凭,体面的文化馆工作。
因为能力平平,在和同事陈泊的业务竞争中,常常被比下来。
报送的选题过时,写《花街传》申请专项补助没有获批,事后才知道是陈泊的项目被评上。
他固执地认为对方是靠顾阿莲的背景才评上的。
他长期不得志,虽然视星池是亲生,是在保护他,也在保全自己的面子。
喝酒买醉,回家打老婆,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是否也有没有“亲生子女”的遗憾呢。
老莫出狱后,就在花街附近居住,支个补鞋摊收废品,只为离他们近一点。
邵禀义允许老莫住在花街附近,还有几次找他喝酒,两人沉默相对,说明他有苦无处诉,只能靠喝酒解闷。
老莫临终时,邵禀义让星池去见最后一面,他在后悔没有让两人早相认。
现在终于知道,刘玉玲一次次原谅邵禀义的原因,是感恩,也是愧疚。
03
邵禀义虽然脾气暴躁,但他放弃自己有亲生骨肉的机会,给了星池一个完整的家。
他爱着母子俩,唯一后悔是没让星池考上大学,有个体面工作。
他的心愿很朴素,在身世揭晓这一刻,他考虑的是星池的前途,他认为星池没上大学是自己的原因。
每年老莫都给星池做新鞋,星池嫌弃,邵禀义说这鞋做的精致劝星池穿上。他的这种宽容,现在看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
星池知道身世后,理解了父亲反复无常的性格,父子两终于和解。
写在最后
邵禀义、刘玉玲和老莫,三个人就像被命运牵扯在一起,无法分开。
邵禀义被现实打压,事业平庸,喝酒家暴,没有自己的血缘。
他既善良又拧巴,可能自己也分不清是爱还是高尚。
刘玉玲的忍耐是一种生存智慧。
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家就会瓦解,不如用沉默和容忍换安稳生活。
她的“算计”是一种弱者的自保,因为她的选择本来就很少。
老莫只能用孤独的守候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人心是复杂的,这就是现实的生活,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只有被命运推着走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