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洛河少年》主创团队赴洛南县实地采风
3月26日,广播剧《洛河少年》主创团队赴洛南县开展实地采风活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播剧《洛河少年》是商洛广播电视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剧。该剧将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陕西唯一一场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地面战斗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剧情以抗战少年杨小洛为故事原型,用朴实的叙事方式,展现杨小洛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勇击敌寇,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尚情怀,弘扬崇高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再现民族英雄群像,激发全民爱国情怀。该剧由商洛广播电视台策划,将邀请知名编剧汪红娟、杨斌参与创作,商洛广播电视台和洛南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采风期间,主创团队先后在洛南县保安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唐澍主题馆、洛惠渠及纪念馆,在洛南县箭杆岭,参观了红25军长征入陕第一关铁锁关战斗遗址。每到一处,主创团队成员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革命故事,以及党领导洛南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击败侵略者、解放洛南的感人事迹,深刻感受洛南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广播剧创作汲取灵感、丰富素材。
采风结束后,主创团队召开了研讨会,就广播剧《洛河少年》核心立意、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展开深入研讨,并对采风素材进行认真分析,提取既有思想性又具故事性的情节。主创团队负责人表示,有信心将广播剧《洛河少年》打造成为一部广播艺术精品,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
另据了解,主创团队还将根据洛惠渠建设的艰难历程,重点创作大型系列广播剧《洛惠渠》(暂定名),全景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洛惠渠宝贵传统和“战天斗地、甘于奉献、勇往直前”的革命斗争精神。
来源:商洛广播电视台
欢迎乡党们留言、分享、点赞和点!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商洛市。地处华山之南,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距西安108千米。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连;南与丹凤、商州交界;西与华州、蓝田接壤;北与华阴、潼关为邻,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是商洛市唯一黄河流域县,是中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洛南是华夏汉字文化故里,字圣仓颉造字于此,故洛南又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洛南县面积283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洛南县常住人口为365736人。
2020年,洛南县实现生产总值118.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6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4.3亿元和2.8亿元。
2018年8月4日,中共商洛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讨论审议了《关于撤销洛南县设立华阳区的意见》。此项工作正在按照程序向国务院报批,这意味着洛南县今后将撤县改名为华阳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洛南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