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中王谢两家在历史上确有其事而且势力比电视剧更加可怕

电视剧《上阳赋》正在火热出镜,小编也凑了个热闹看了开头两集,电视剧中的剧情暂且搁置一边不做讨论,但人物塑造和道具还是非常用心的,尤其是电视剧中大的历史背景更是鲜有人尝试。从阿附郡主及笄之礼的那场戏中可以看出,这部戏所变现的年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那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从曹魏手中接过江山的司马家族没有展现出治国理政方面的天赋,在短短几十年间整个天下就已经分崩离析,五胡乱华开启了中原大地最黑暗的时代,身为皇族的司马氏仓皇南渡。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南渡的司马睿在渡过长江后日子并不好过,手中没有绝对的权利不说,就连军队都没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南方大氏族一直不满北方的司马家族凌驾于他们之上,其中吴氏更是野心勃勃的想要自立为帝,甚至数次反叛。面对如此情形,司马睿果断联合当地王家的势力巩固政权,并让王导担任丞相防卫京城。

晋元帝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过了大半年还没有人来求见。王导很担心,和从兄王敦商议,替晋元帝制造威望。一个节日,王导请晋元帝坐肩舆出巡,王敦王导和北方名士都骑马随从,显出晋元帝的尊严。南方士族顾荣等在门隙窥看,大惊,相率到路旁拜见。王导对晋元帝说,顾荣贺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领,招这两人来任职,其余士人自然都来了。晋元帝使王导亲自去招顾、贺,二人应命来见晋元帝。从此,南方士族归附,成为东晋政权的一个构成部分。 正是由于王氏的加入才让司马家族坐稳了皇帝宝座,更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你以为这样就算权利的巅峰?还差的远! 晋元帝在坐稳江山后不甘心与王氏平分权利,于是乎重用了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王家另一位代表人物王敦。如果在其他朝代,帝王这种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然而王敦却不是一般的臣子。公元322年,面对咄咄逼人的晋元帝,王敦悍然起兵自立直接攻陷建康,刁协等人被杀,晋元帝直接被吓死,要不是王敦在不久后突然病逝,司马氏的江山就已经完结。即位的晋明帝为了稳固局面,不得已再次仰仗王导主持大局。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司马氏坐江山,但真正的掌权人物其实是王氏!

电视剧中的王氏比起历史真实的王氏已经低调的多的多了,面对皇帝的招数没有过多的反应,要是换成历史真实的王氏,别说皇子婚嫁这种青春事件,就连皇帝几点上朝都要先得到王氏的首肯。 宋人所作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专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经过梳理,人们发现琅琊王氏前后共出了三十六位皇后、三十五位宰相和三十六位驸马。"华夏首望",无人能及。即使是在王氏逐渐衰落的唐朝,王氏子弟中也出现了宰相王方庆、王睿等人。 而电视剧中另一大与王家齐名的谢家也不遑多让。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陈郡谢氏的源头,是曹魏时的典农中郎将谢缵和他的儿子谢衡。典农中郎将虽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却也如同太守,掌握着实权。且谢缵本人在当世有着极高的声誉,为谢家后人入仕提供了便利。 自谢缵起,之后谢家的五代人,有史可考的二十五人中,就有二十一人入朝为官。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人,亦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当时,谢安由于超人的声誉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椎上了宰相的宝座,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而谢安任宰相期间,从容调度,东晋军队8万北府兵在肥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入侵的80万大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则把谢氏家族最为辉煌和最为荣耀的时期。而这次大胜,让谢家人一门四将,一跃成为当时可与司马共天下的顶尖豪门。

再辉煌的家族也有覆灭的一天,唯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永恒,即便是在世家大族掌控寰宇的年代,寒门也能诞生出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下期咱们就来看看古代寒门是如何逆袭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