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真相:明兰不知齐衡放弃她,顾廷烨求娶目的相同

《知否》中最令人意难平的是齐衡有勇气用绝食抗争、私藏糕点给深爱的女子,却终究败给了邕王妃明目张胆的威胁:

“若要盛家一个五品小官举家灰飞烟灭,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小公爷你要死了,盛家那丫头必定也死!齐氏一门绝后,平宁郡主和国公爷不就得受着一个空壳子了此残生。”

而顾廷烨的“算计式求婚”,却将明兰送上侯爵夫人的高位。

表面看,一个是为爱退让的“懦弱”,一个是霸道护妻的“深情”。

若将剧情抽丝剥茧细细品味:两人的选择竟殊途同归。

齐衡的千层糕再甜,喂不饱礼教巨兽;顾廷烨的誓言再真,抵不过权力更迭。

吴大娘子马球会结束,齐衡把明兰堵在玉清观表白:“我要求得母亲同意,上盛家提亲,让你做大娘子。”

然而,邕王以扣押齐父、威胁齐家全族性命为筹码,逼他迎娶嘉成县主。

顾廷烨提出的“绑了县主”或“告发邕王”之计,拖延婚事。但齐衡深知,此举看似能救爱情,实则会将齐家卷入朝廷党争的漩涡。

齐国公府百年清流,靠的正是保持中立,不惹事,“明哲保身”的生存法则。所以,齐衡拒绝了。

少年的赤诚,在邕王府的强权碾压下,成了最脆弱的泡沫。

他的“懦弱”不是输给爱情,而是输给了封建礼教下“家族存续高于一切”的生存逻辑。

盛老太太曾说过:“世家大族的儿女婚事,本就身不由己。”

齐衡可以为明兰绝食自伤,却不敢赌上齐家全族性命。深情在家族存续面前,不过是权力棋盘上任人摆布的棋子。

《宋史·礼志》所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平宁郡主和国公爷的婚姻,也是如此。

从平宁郡主对齐衡婚姻的极端控制可窥一二,这位郡主年轻时,也曾为家族联姻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世家的体面,大多都会建立在一代代儿女的隐痛之上。

顾廷烨向明兰的求婚誓言:“今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

看似是承诺,实则是利益交换的契约:他借明兰的谋略安宁家族内讧,明兰借他的权势挣脱庶女枷锁。

从第一次宫变,盛纮和长柏死守宫中,明兰冒死送血诏,到宥阳水匪事件,顾廷烨便窥见了明兰的非凡之处。

顾廷烨虽是新帝心腹,却被家族那些豺狼虎豹害的臭名远扬。官家为了顾廷烨跟家族和解,所以把与顾家一墙之隔的澄园御赐给他做宅邸。

顾家内斗盘根错节,顾大娘子阴毒、四房五房贪婪,若想站稳脚跟,他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妻子,更是一位能主持后宅大局的CEO。

明兰尚在闺阁,她不仅能以庶女身份隐忍求生,还能在王大娘子和林小娘的争斗中,拿到管家大权,拥有自己独立的院子。

新婚第一天,明兰就给继婆母小秦氏来了先发制人。

趁着各房受小秦氏撺掇给自己找茬立规矩,明兰自罚去跪祠堂。吓得小秦氏亲自去扶起来,生怕落个恶婆婆的臭名。

顾廷烨却是幸灾乐祸的打趣明兰:“娘子在家祠大杀四方,这样的好戏,我从来没有见过。”

明兰终于明白:如果说齐国公府是龙潭虎穴,那顾家一定是刀山火海。

顾廷烨依赖军功上位,但缺乏清流世家根基。联姻文官盛家,实则是模仿唐代“五姓七望”的旧制,以婚姻洗白出身、整合资源。

明兰的嫁妆中,最值钱的不只是她作为“顾家主母”的价值,还有整个盛家的清白背景。

齐衡与顾廷烨对婚姻选择,道出了封建婚姻的本质:士族门阀的婚姻,从来不是爱情的选择,而是家族利益的合谋。

齐衡的妥协,本质是旧贵族向权贵阶层的妥协,用明兰的“牺牲”换取家族存续的喘息之机。

顾廷烨他需要盛家锦上添花,明兰的智慧,是他权力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拼图。

封建婚姻的浪漫外衣下,藏着一把丈量利益的尺子,深情若不能兑换资源,便是无用的废纸。

两人的选择,是封建婚姻的必然:世家的体面,常常会以儿女的血泪为祭;权贵的荣华,必以资源的置换为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