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乾隆皇帝在选秀女的时候,为何特别要求秀女要一耳三钳?

作为清宫剧的《延禧攻略》,除了女主角魏璎珞这个奇葩之外,其它在人物服装、装束等方面尊重历史,堪称一部良心之作,直接打脸《如懿传》。特别是在清朝乾隆皇帝选秀女的时候,特别要求秀女要有6个耳洞(一耳三钳)。那么,为何在清朝选秀女的时候这么注重这所谓的“一耳三钳”呢?

实际上,这个“一耳三钳”是满族的传统习俗。历史上的女真人(满族人)自古以来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会立即被萨满在每边耳朵上扎三个耳洞,两耳共计六耳洞,被称为“一耳三钳”。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六个耳洞,它们代表了满族人的血统。同时汉人和蒙古人虽然也有耳洞,但与满族人的人耳洞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一耳三钳”也成为了满族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历史上,按照习俗,满族女子一旦出生,无论贫贱都要打6个耳洞。当然,有钱的人家会在耳朵上佩戴金、银、玉、珍珠等耳环,而没有钱的人家就只能佩戴铜耳环。清朝的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等皇帝都多次要求满族女子必须严格遵守这一习俗。

特别是在清朝皇帝选秀女的时候,清朝的皇帝们非常关注秀女的耳洞部位和数量,一旦出错,不仅不能被选上,而且秀女和她的父母都要受到责罚。这个满族习俗即使到了光绪皇帝大婚的时候,隆裕皇后依然是三对珍珠耳饰。“一耳三钳”从清朝建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甚至在民间初年还曾有满族女子是如此装扮的。

清朝的皇帝们之所以如此注重“一耳三钳”的习俗主要是因为从清朝入关以后,就通过“剃发易服”,企图同化汉人,因此满清的统治者们特别推崇本民族的习俗,大力提倡满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强调本民族属性,防止本民族被同化,禁止满汉通婚。

综上所述,“一耳三钳”这一习俗,既是满族人的特有标志,也是他们自认为满族人血统高贵的象征。而清朝的皇帝在选秀女的时候,通过对“一耳三钳”这一习俗的关注,以此向满族人传达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引领满人向传统文化和习俗回归。说白了就是强调本民族的属性,防止被同化。各位,你们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