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头衔没给实权德云社继承人”郭麒麟与父亲郭德纲无商业关联

你能想象吗?在娱乐圈里有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人被公开宣称是某个团体的“唯一继承人”,可大家却都在怀疑他到底能不能真的接手。这个人就是郭麒麟,他被老爸郭德纲在《德云斗笑社》第三季收官之夜称为“唯一继承人”,这一下可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颗大石头,激起了千层浪。

咱先说说这德云社的商业版图吧。爱企查App显示,郭德纲名下关联9家公司,可郭麒麟呢,在这些公司里既没有持股,也没有任职。再看看德云社的运营主体——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都是王惠,她可是郭麒麟的继母,持股99%呢,只有1%股份在王惠的表弟、岳云鹏经纪人王俣钦手里。这就有点奇怪了,从商业角度看,郭麒麟好像和德云社的真正掌权没什么关系。就像有些专家说的,在家族企业传承里,股权和任职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果这两样都没有,很难说能顺利接班。

郭麒麟多次被郭德纲提及要成为“德云社接班人”,可他都拒绝了。为啥呢?这里面的事儿可不少。有知情人士爆料说,2023年郭麒麟继母王惠想让他当德云社法人代表,他没同意。不久后,王惠持股的公司就因为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了。很多网友觉得郭麒麟拒绝得很明智,毕竟法人代表要承担很多风险。而且啊,郭麒麟和郭德纲的父子关系一直是个谜。郭麒麟1996年出生,幼年大部分时间在天津和爷爷奶奶一起过,6岁才见到已经重组家庭的郭德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郭德纲对他的关怀和支持比较少,还以挫折教育为主。他自己也说过在家没自己的生活用品和房间,家里来客人得站着听长辈说话,吃水果还得先问能不能吃。后来郭德纲有了小儿子郭汾阳,郭麒麟的落差感就更大了。有心理学家指出,这种童年经历可能会影响他对家族企业接班的态度。

不过呢,郭麒麟在别的领域可是混得风生水起。他在相声、影视多领域发展,成绩相当不错。2017年他初涉演艺圈演了《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的男主,结果口碑不太好,评分才3.1分。但这也成了他的一个教训,2019年他在《庆余年》里演的“范思辙”可就大不一样了,把这个角色演得呆萌又精明,一下子就被很多人关注到了。之后在《赘婿》里的“宁毅”、《边水往事》中的“沈星”也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在综艺节目里,像《奔跑吧兄弟》《五十公里桃花坞》等,他也凭借高情商和幽默表现吸粉无数。他就像一颗努力生长的小树苗,慢慢摆脱了“德云社少班主”这个标签。

再说说在德云社内部的一些情况。郭麒麟在德云社的演出机会并没有因为他是“少班主”就有什么特殊待遇。在一些小剧场演出中,他和其他普通演员一样,得按正常节目安排流程登台,有时候还得演配角呢。就像有一次小剧场演出一共10个节目,他只是第7个登台的,演的还是个小配角。德云社近年来拓展海外市场也面临不少挑战,在某次欧洲巡演中,节目策划、人员安排这些主要事务都是德云社资深演员和管理层负责的,郭麒麟只是按安排演出,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而且在德云社的师徒传承体系里,他也没有那种一对一特别照顾他的师父。不像其他演员有师父全方位指导,他更多的是自己摸索。

从一些调查数据来看,在艺人发展路径方面,像郭麒麟这样靠自己作品说话的艺人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观众不再仅仅看重艺人的家族背景,而是更关注他们的实力。就像现在很多新兴的小剧团,那些有实力的年轻演员即使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

郭麒麟不管能不能接班德云社,他都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这个娱乐圈的大舞台上,他就像一颗独特的星星,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