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原著大结局:崔业最终选择自首 崔伟离婚 王总的后台竟是
晚上九点半才播出,每天只有一集的播放。
但没想到短短几天,《棋士》的热度和观众的反响这么多。
有人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悬疑、推理、犯罪题材的电视剧了,王宝强的演技实在是太精彩。
王宝强的哥哥崔伟的扮演者陈明昊,从《漫长的季节》过来,完全看不出是同一个人,演技不要太好。
但也有网友吐槽,这部剧为了烧脑而烧脑,全都是为了衬托王宝强是高智商,直接所有人都直接降智,太过牵强,不好看。
我觉得《棋士》这部电视剧,并不是很强的推理、逻辑剧,而是从揭露一个老实、认真生活的底层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逼迫成为坏人的故事。
王宝强的演技,确实是这个片子的一大亮点,一个简单的害怕,你都能看到他脸上抽搐的样子。
脸部有过抽搐体验的人都知道,这种抽搐是因为自己内心紧张、害怕、愤怒,它只能由心生,完全不能依靠演技而表演给观众。
我看到一个观众形容王宝强,我觉得很对,他演傻子,你就觉得他憨憨的,他演教练时,你觉得他坚毅、果敢,他不是王宝强,他是每一个鲜活的角色。
棋盘里的高智商罪犯,这个题材很新颖,我想找来原著看看。
《棋士》的原著是陈峰2005年完结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孩,在业余冠军老师的帮助下,变成一位顶尖棋手的故事。
在电视剧里,王宝强在少年宫认真讲课时,确实有一个小男孩在认真听讲,与其他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也对应了原著中的形象。
后来这位棋手,不仅打进国家队,还代表国家对阵日、韩的顶尖棋手。
《棋士》电视剧版本的改定比较大,只保留了棋手、业余围棋老师、围棋,这些基础框架,而在这之上,将它完全修改成了一个业余围棋老师,依靠自己围棋天分,高智商犯罪的故事。
《棋士》的电视剧版本,是导演高妮妮、七七、戴岳重新改编的。
王宝强现场又根据情节改动了很多。
虽然《棋士》的电视剧版本没有更新完成,但根据前半部分已经播出的内容,也不难进行推测。
哥哥崔伟春风得意,弟弟崔业却买个20元的肯德基也买不起,但在他们小时候,位置是完全相反的。
爸爸因为觉得崔业是围棋天才,所以家中的所有资源、宠爱都给了弟弟,哥哥连考上的大学都不能去上,只能提前上班。
哥哥对弟弟是有怨恨的,但在弟弟溺水的第一时间,哥哥还是毫不犹疑的冲进深水里救弟弟,这种在特殊情况下着急的样子,预示着未来哥哥发现弟弟犯罪时,亲情成了他的“绊脚石”,他很难冲上去抓住弟弟。
可能他将在正义与亲情之间,左右徘徊。
而弟弟总爱说反话,溺水前他说自己不喜欢下围棋,溺水后因为害怕他说了实话:他不想离开哥哥,不想离开这个家,不想哥哥不能读书提前去工厂做工。
这就预示着,弟弟崔业并不会走向无尽头的深渊,他不愿意看到哥哥为了自己牺牲,很可能他会选择自首。
在电视剧的前半段,编剧一直努力营造哥哥崔伟与老婆关系非常好,但他们关系的裂痕铺垫却已经出现。
老婆贪图小利益,不理解崔伟的工作。
孩子只能跟着老婆家里姓,崔伟这么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只能做上门女婿,总是被老婆、岳父压一头,所以他才把“崔业的儿子,是崔家的独苗”挂在嘴边。
在这种不平等、不互相尊重的关系下,崔伟和老婆的关系势必会走向破裂,最后以离婚收场。
崔伟的目光一转移到王总身上来。
就被领导强制要求休息,并且领导还悄悄告诉了崔伟的岳父。
如果王总、领导、岳父不是一条线上的人,这未免也太着急了吧。
崔伟难道不知道王总身后有大人物,不能轻易动他吗,他肯定会小心谨慎的搜集王总的罪证,然后一击即中。
而任何行动都没有,崔伟只是简单地怀疑了一下,领导瞬间就“着急”了,不免让人觉得,也许岳父就是王总的保护伞,而岳父后面肯定还有大人物,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在电视剧的大结局,崔伟也许需要依靠弟弟崔业手里的证据,对王总的罪恶一一击中,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两个兄弟在这时,心才算完全拧成了一股绳,也许崔业还能够因此而减刑。
我不认为,《棋士》的电视剧大结局,会是一个完全悲剧的收场,它会拉升高度,从“棋手”变成“棋士”,不仅仅需要会下棋,而是一位有眼界、有胸怀,值得被人尊重的大师。
你看《棋士》了吗?
对电视剧版本的大结局,有怎样的预测和猜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