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纶死后,再看金秀贤说的「她要为我想死」、「要比我小20岁」
编者按
金赛纶自杀,与金秀贤长达六年的恋情曝光,男方的“恋童”和催债丑闻令人震惊……今天为大家分享“雅君的好用分享”主理人雅君的一篇文章。从女性去成人化,到社会长期男性支配、女性依附的叙事,雅君用她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审视问题打开了新思路。
雅君是C计划的老朋友,主创蓝方的法大师妹、好朋友。本周四晚20点,蓝方老师将邀请雅君作为C计划“我的天才女友”系列直播的最后一位嘉宾,两人一起聊聊:作为女权/女性主义者,会有什么新的感受与观察?过去几年,两人分别走进人生新的阶段,进入婚姻,或成为母亲,身份的变化给她们对性别议题的思考、洞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视角?
/当年,金赛纶刚出道就得了釜日电影奖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前段时间,看到金赛纶自杀的新闻,我很震惊。
她给我的印象是童星出道,很有表演天赋和才华的年轻演员。
这两天看到网上爆出,2015年,27岁的金秀贤和15岁的金赛纶开始交往,到2021年结束,恋情持续六年。
这让我心里响起了警铃。目前金秀贤否认了他和金赛纶恋爱六年。
但金赛纶生前曾发布过她和金秀贤的贴脸照。金赛纶去世后,她家人也通过媒体发布了她和金秀贤的亲吻图,以反驳金秀贤的一方之词。
我去查了下资料,发现金秀贤过往言论里,透露出令人十分不安的信息。
根据2014年的媒体报道金秀贤曾在个人日志中提到: “(我喜欢的) 她必须要因为我而难过,要因为我想死,也要为我而后悔。不管别人怎么想,都只能想我一个人。”
这句话展现了一种极端的权力欲——希望对方的情绪、生死完全由自己掌控。这样的心理诉求,本质上并非爱,而是一种占有与控制。
这也让我想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李国华。
林奕含在书中精准描写了施暴者的心理——他“第一次听说有女生自杀时,那歌舞升平的感觉。”他觉得女孩因为他自杀,是对一个男人最高的恭维。
李国华的快感来源于什么?
一种变态的控制欲——他可以从身体到精神,彻底摧毁一个人。通过毁灭,他确认了自己的权力。
《创伤与复原》一书中指出,这种施暴者的控制欲,与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写的极权者心理极为相似:
我们不满足于消极的服从,甚至最奴颜卑膝的服从都不要。你最后投降,要出于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我们要改造他,争取他的内心,使他脱胎换骨……我们要把他争取到我们这一边来,不仅仅是在外表上,而且是在内心,真心诚意站到我们这边来。
施暴者不仅想让受害者屈服,更想让TA主动臣服,做一个自愿的、主动的奴隶。
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施加痛苦,而是要让受害者自己认同痛苦、内化羞辱、完全依附于他们,实现控制的最终形态。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一些不平等权力结构下,受害的权力下位者,意识不到自己是受害者,甚至会为权力上位的施暴者辩护,因为TA们的主体性在创伤中被剥夺,只剩下被施暴者塑造出来的服从与忠诚。
当年的媒体报道中还写道金秀贤曾表示,希望在41岁结婚,对象希望比我小20岁。
这意味着,他的理想伴侣大概是21岁。
在异性恋关系中,这种明显的年龄差往往意味着权力差——年长男性在经济、社会经验、心理掌控等方面占据主导,而年幼的女性更易处于被动、受影响、甚至被控制的位置。
这种对年轻女性的偏好,还存在着一种更隐秘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将女性去成人化。
女性的价值被与年轻、可塑性绑定,而不是与智慧、经验、独立性相关。
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心理甚至可能与恋童倾向相关。
社会文化也在推波助澜:许多影视作品热衷于塑造年上男×年下女且年龄差距悬殊的恋情,将其包装成甜宠,而对其中潜藏的权力不对等问题忽略不计。
更令人深思的是,当年金秀贤的这番言论被公开后,许多粉丝非但没有质疑,反而调侃:要重新投胎、我要当他岳母。
这本质上是一种被父权制文化驯化后的典型表现——
当社会长期处于男性支配、女性依附的叙事下,人们会无意识地接受这一权力结构,并试图主动迎合规则(比如,栽培自己的女儿。)
而金秀贤说过的“希望她为我难过,为我想死”的择偶观,与他“偏好比自己小20岁的女性”的言论,可以串联起来看,是控制欲一体两面的呈现。
这也不仅仅是金秀贤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问题。
或许这个世界令人痛苦之处在于:
真正的掠食者从不需要藏身暗处,他们站在光里,被欢呼,被崇拜。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不会错过开播提醒!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
关注C计划
分享更多理性的声音
C计划8年潜心打磨一门课
C计划思辨直播课, 以批判性思维和经典书深度阅读为核心,帮助孩子懂阅读、爱思考、善沟通、会选择、负责任,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越早购买,优惠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