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灵新剧《雁回时》翻车,观众为何集体弃剧,漏洞多到数不清
《雁回时》当下处于单更状态,这或许是剧方为了保证集均数据,从而拉长热播期的策略,毕竟全剧仅有30集。从腾讯热度来看,其落点大概就在28000左右,突破3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单更期间它的走势还是可圈可点的,在云合数据上与第二名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这部剧目前的剧情比较爽快,但其中存在的一些情节设置却经不起推敲。就像女主仅用一天就达成见王妃、获取线索、挖掘尸体以及拯救庄家等诸多成就,这剧情实在是有些夸张,仿佛给女主开了“金手指”,将庄寒雁塑造得如同超人一般。

本以为剧情在开金手指之后会逐渐合理些,可没想到后面的漏洞反而更多了,而且人物人设也彻底崩塌。剧中人物的行为让人捉摸不透,导致观众难以继续观看。例如庄寒雁救了一家子人之后,竟然昏迷了好几天,醒来就已经在家中了。考虑到这是一个全家可能被抄斩的大案,仅仅找到一具尸体就不再审问庄仕洋就把人放了,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合理之处。

庄寒雁醒来后去见母亲,此时阮惜文对她表现出不待见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能理解。毕竟两人的出发点不同,一个好不容易找到拯救母亲的机会,另一个只想保住母亲。随着剧情发展,当年的往事逐渐被揭开。这里存在很多逻辑问题,前面特意强调宅子是三年前购买的,而且这一信息是重要线索。17年前庄寒雁出生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宅子里,却没有换房,并且主母还住在蒹葭阁。

庄寒雁从而知晓了母亲的往事,原来是庄仕洋伤害了阮惜文。可是庄仕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按照阮惜文的说法以及后面男主的表述,那个香是镇魂香。这就相当于庄仕洋害了自己父亲,却把罪名推到女儿身上,还请段天师以赤脚鬼的名头把自己的妻子弄成残废,可却看不到他这么做得到了什么好处。要是庄寒雁没有回来,阮惜文举报成功,他就会被砍头,毕竟之前只是个小官,没什么钱财,所以这么多年来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没有得到好处,他的行为逻辑实在难以理解,感觉像是编剧为了营造斗爹情节而强行堆砌坏事,却忽略了人物行为背后的合理动机。

再看周如音,看起来很受宠且有心机,但从来没有管家的经历,却能带人围攻主母院子,她的两个孩子表现得很愚蠢片面。阮惜文也是,17年前连女儿都保护不了,腿还被他们打残,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能管家实在不合理,按常理她应该毫无地位和权力才对。后面母女和解时,阮惜文的人设也崩塌了。贵妃找太医来看阮惜文的腿,阮惜文觉得自己的腿没救了,还说这是庄仕洋找的名医断定的,可之前她还说腿是丈夫庄仕洋打断的,恨他入骨,现在却轻易相信他找的医生,这不符合之前的设定。她之前和女儿和解时那么恨庄仕洋,就应该自己偷偷找名医治病,而不是这样轻易相信他。

在视觉呈现方面,这部剧也存在不少问题。之前男女主在大理寺门口谈论秘密,周围可是有守卫的,然而他们却旁若无人地聊天威胁,这场景设置很不合理。还有在2025年的现在,剧中男女主互动的情节设置过于低级。在大街上,男女主竟然有摔倒亲吻的情节,导演还给出全景画面,实在不好看。男主的表现很猥琐,旁边还有路人,这种情节完全不顾及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而且在古代背景下,他们还是姐夫和小姨子的关系,这种行为就更不合理了,就算放在现代,大街上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在剧情的情节连贯性和合理性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一个情节的设置如果不符合人物逻辑或者社会常识,就会让观众产生出戏的感觉。就像剧中人物的行为没有合理的动机驱使,仅仅是为了推动剧情而设置一些违背常理的情节,这是在创作上比较失败的表现。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人物的人设应该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一旦人设崩塌,观众就很难再对角色产生共鸣。比如阮惜文这个角色,前后不同的表现让观众对她难以有一个稳定的认知,从而影响对整个剧情的投入。

再看场景的合理性,无论是大理寺门口的场景,还是大街上的亲密场景,都脱离了基本的生活逻辑和社会规范。这样的场景设置无法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会降低对作品的喜爱程度。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严谨和合理,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