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10部诺贝尔文学奖改编的高分电影,你看过几部?
文学作品向来都是影视改编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被改编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下面就为大家推荐10部诺贝尔文学奖改编的高分电影,你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在评论区。
《日瓦戈医生》(1965年)豆瓣评分8.5,评价人数2.2万。该片改编自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同名小说,由英国知名导演大卫·里恩执导,讲述医生日瓦戈在动荡年代中的爱情与人生历程,以及他在战争、革命等历史事件中的挣扎与坚守,影片还原了原著精神内核,以宏大叙事和细腻情感刻画,完美呈现这部史诗级作品。
《铁皮鼓》(1979年)豆瓣评分8.3,评价人数25万。该片根据德国作家格拉斯创作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改编,获得戛纳金棕榈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讲述小孩男奥斯卡三岁目睹成年人世界丑恶,决心拒绝长大,随后经历一系列变故和动荡,影片通过荒诞风格,生动展现战争阴影下的民众生活。
《钢琴教师》(2001年)豆瓣评分7.5,评价人数7.8万。该片改编自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同名小说,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由迈克尔·哈内克执导(获得过两次戛纳金棕榈),讲述一位长期禁欲的钢琴教师与年轻男学生之间展开一段疯狂且病态的关系,独特叙事风格和出色表演,完美诠释人性中的压抑、欲望和扭曲。
《静静的顿河》(1957年)豆瓣评分8.6,评价人数3千。该片改编自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讲述苏联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人格里高利在动荡年代中的命运波折与爱情纠葛,影片以史诗般叙述,再现苏联这段动荡历史。
《红高粱》(1988年)豆瓣评分8.5,评价人数29万。该片改编自莫言的两部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并且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讲述男女主人公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共同经营高粱酒坊,并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故事,影片还斩获华语电影第一个柏林金熊奖。
《伊豆的舞女》(1974年)豆瓣评分8.6,评价人数2.8万。该片改编自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讲述年轻学生川岛在伊豆旅行时遇到一伙江湖艺人,并与其中天真烂漫的小舞女阿熏结下不解之缘,影片保留原著精髓和情感,让人感受到初恋的美好与无奈,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愤怒的葡萄》(1940年)豆瓣评分8.5,评价人数1.3万。该片改编自约翰·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由约翰.福特执导,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奥斯卡史上获得最佳导演最多的导演,共4次),讲述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乔德一家因土地被剥夺而被迫流浪,在迁徙过程中经历种种艰辛的故事,展现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现实,具有强烈批判意义。
《大地》(1937年)豆瓣评分8.7,评价人数4千。该片改编自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作者曾在中国生活近40年),讲述中国农民王龙一家在20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故事,虽描写中国农村故事,但主角均由美国人扮演,在场景、服装、戏曲等方面展现极高还原度,严谨制作、精湛表演,在当时年代背景下令人惊叹。
《老人与海》(1990年)豆瓣评分7.9,评价人数2千。该片根据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多日未捕到鱼后,终于捕获巨鱼却在归途中被鲨鱼袭击,最终只带回鱼骨架的冒险故事,这个故事不论哪个版本都很壮烈,深刻传达“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精神。
《耻》(2008年)豆瓣评分7.4,评价人数3千。该片改编自南非作家库切的同名小说,讲述大学教授大卫·卢被学校开除后,来到女儿露西的农场,却又遭遇一连串不幸,影片深刻探讨道德、种族、性别和权力等社会议题,就如片名一般,充满各种关于人性的“耻”。
#诺贝尔文学奖 #电影推荐 #高分电影 #文学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