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射雕》,再看《封神2》,一个昏昏欲睡,一个让人惊喜

       春节档5部大片上映,看谁不看谁成了老百姓的难题。
       小编今天看了《射雕》和《封神2》,不吹不黑,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立场上,说说优劣。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份观后感仅代表我本人。
       你杠就是你对。


       无论是《射雕》还是《封神》,都自带拥垒。
       一个是金庸用千万字小说滋养的无数武侠迷,如今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被交到徐克手里,更添了一份神秘。
       一个是众望所归的东方玄幻,当年的暑期黑马,质子团可以说是一飞冲天。
       一年后,大家都等着,看乌尔善又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另辟蹊径,选取了原著中
       第34章至40章的内容。
       郭靖得到“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后,惹来各方嫉妒,成为众矢之的。而他始终怀着赤子之心,与黄蓉力挽狂澜,保护南宋边关。
       原著篇幅不多,给了徐克很大的发挥空间,遗憾的是,他有点马失前蹄,故事厚度不够,节奏不强,看得人昏昏欲睡。


       前面十八分钟,交代了郭靖、黄蓉相识相爱的过程,男女主穿插旁白。
       因为她,我从郭靖,变成了靖哥哥。
       因为他,我从黄蓉,变成了蓉儿。
       听到这两句话,我心头一紧,不会吧,这熟悉的玛丽苏味道?


       果然,一个转场,江南七怪在桃花岛遇害,郭靖负气离去,给黄蓉留下一句“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然后,就是金廷和蒙古打仗,战乱四起,郭靖得知真相,开始到处找黄蓉。
       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中毒的拖雷一伙。
       郭靖小时候被蒙古大汗养大,和拖雷更是称兄道弟,这次索性跟着他们一起回到了蒙古王帐。


       黄蓉就比较惨了,被西毒欧阳锋抓住,想要她手里的九阴真经。
       她好不容易使计逃了出来,又被欧阳锋一伙人找到,生死攸关之际,是一个骑着烈马的草原女子救了她。
       你们猜的没错,救黄蓉的不是别人,就是华筝。
       华筝也是真的好,给她疗伤,帮她解毒,还给她准备生活用品,黄蓉一下子就从逃难的流民,变成了蒙古贵女。


       就这样,郭靖、黄蓉都来到了蒙古王帐,只不过剧情需要,两个人并没有相认。
       华筝想要嫁给郭靖,被拒绝,大汗想要郭靖领兵,郭靖在大帐前秀了段武功。
       至于华筝和黄蓉,又安排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戏份。
       比如,华筝得知黄蓉是郭靖的心上人,想要比武杀人。
       又比如,黄蓉从欧阳锋手下救了华筝,并给了对方一部假的九阴真经。


       总的来说,就是男主找女主,找了一个小时,女主找男主,又找了半个小时,后来,两个人重逢又用了半个小时。
       终于,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最期待的正片——襄阳大战终于来了。
       蒙古大汗和金廷的战斗正处在水深火热中,想要借道宋边关,宋朝廷不许,老爷子就想着直接打过去。
       郭靖回到蒙古王帐,在亲眼目睹母亲死亡后,来到边关,和黄蓉一起守卫襄阳。
       有意思的是,他们守卫的方式相当单一,完全靠嘴遁。
       当然,主角光环在手,轻松劝退蒙古大军,郭靖守城之战,获胜!


       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侠之大者》的“侠”不知道去了哪里,反倒是变成了郭靖、黄蓉、华筝的爱情三角恋。
       一会儿是我找你你找我的捉迷藏游戏,一会儿爱你在心口难看的虐情戏,一会儿又是小姐妹变情敌大打出手。
       最无语的是大结局。郭靖嘴遁成功,小两口驻守边关几十年,而边关门口时常有一个骑着马的蒙古女子,头上盘旋着两只白鹰,这说的就是华筝。


       原以为这版《射雕》可以塑造不一样的女二,没想到成了彻头彻尾的恋爱脑。
       前半部分她一心想着嫁郭靖,甚至为了郭靖,和黄蓉大打出手,最后大结局,又变成了望夫石,眼巴巴在关外看着幸福的男女主。
       说好的草原儿女,热烈自由,到头来却困在小情小爱里,真可惜。
       剧情很拉胯,男女主感情戏太多,尤其是两个人雨夜重逢,在大雨天旋转拥抱转圈圈,真的很无语。
       至于演员,肖战还不错,我没想到他这么一个大帅哥,竟然能演出郭静的憨直。
       女主庄达菲惨绝人寰,扮相一般,重点是没有灵气,看着木木的,再加上蹩脚的原声台词,不仅折磨观众的眼睛,还折磨耳朵。


       蔡少芬的演技虽然在及格线以上,但她干瘪枯瘦,真的一点都不像在蒙古生活了十多年的样子。
       形象是真不搭,和男主站一起很难让人相信是母子。


       演技最好的是梁家辉,最辛苦的也是他。
       他饰演的欧阳锋,是电影里最忙碌的工具人。
       为了推动剧情,打。
       为了让女主女二和解,打。
       甚至在蒙古大军兵临襄阳,他也要跑出来凑热闹,大闹蒙古军队,最后再和男主郭靖打了一架。
       整部电影里,打戏最多的就是66岁的梁家辉了。


       至于《封神2》,如果说《封神1》是惊喜,给大家带来了荷尔蒙爆棚的质子团,以极致的东方玄幻革新了大众的审美。
       那么第二部,确实不如第一部那么惊艳,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对男主姬发的弱化。
       第一部里,他举起殷郊的佩刀,割下纣王的头颅,那象征着少年终于觉醒,敢于向不公反抗。
       可是到了第二部,纣王派兵讨伐西岐,姬发不止一次投降。
       举起屠刀的少年,选择了屈膝,是为什么,为了他身后的百姓。
       他可以战,但西岐百姓,不应该被卷入战火。
       姬发的善良,正是他选择投降的原因。
       如果说第一部,姬发开始从少年成长为一个男人,那么第二部,则是讲他如何成为一个王。
       而这条路上,西岐百姓,军师姜子牙,甚至是敌人邓婵玉,都是他的导师。
       当姬发选择伏击敌军的时候,西岐百姓并没有像他叮嘱的那样,撤到大山深处,而是选择留在家乡,设置军防。
       老百姓告诉姬发:西岐是你的家,也是我们的家啊。


       大军压境,姬发自知寡不敌众,不知道如何是好。
       是姜子牙站出来,给了夜袭的策略。
       你们看到的是敌人,可我看到的是大鱼。


       夜袭成功,但敌军只折损了一个魔礼青,反而让他们士气大振。
       两军对垒,邓婵玉阵前击鼓。
       有小胜,必有大败。
       姬发小儿不懂打仗,我来教他。
       最后,闻太师布下十绝阵,神仙天兵也奈何不了。
       好不容易找到阵眼,姬发手握尖刀,却迟迟下不了手。
       是邓婵玉,握着他的手,亲手了断了闻太师,也了断了自己的性命。
       这是她给姬发的最后一课。
       凡是战争,必有牺牲,而将领该是身先士卒的那一个,不可退。


       很多人把姬发和邓婵玉的感情理解为爱情,我倒觉得不止于此。
       他们之间相互欣赏,彼此支撑,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的那一部分。
       邓婵玉骁勇善战,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姬发想要成为的将领。
       邓婵玉为了不负家族之名而战,身后却空无一人。
       最后,她为了西岐百姓战死,是最好的结局。


       《封神2》的剧情环环相扣,特效震撼人心,动作戏更是精彩纷呈,最难得的是刻画了邓婵玉这个角色。
       有一幕,是姬发夜袭,邓婵玉刚好在沐浴,镜头对准她的后背,没有香肩半露的旖旎风情,是背上的伤疤,是她战场拼杀的印记。
       不得不说,乌尔善真的很会发现女性的美,《封神1》的妲己是绝对的妖冶魅惑,《封神2》的邓婵玉则是铿锵玫瑰,巾帼不让须眉。


       总的来说,《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更像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粉丝电影,打着家国大义的幌子,讲的全是玛丽苏老故事。
       肖战的扮相尚可,庄达菲饰演的黄蓉毁了角色,最诡异的是144分钟,三分之二的时间说蒙语,真是半点不为观众着想。


       对比之下,《封神2》的剧情、特效、演技,都要好太多。
       如果你只有一部电影的成本预算,想要在他们之间二选一的话,我推荐后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