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声谈解放后只有两个半相声演员,马三立落选,侯宝林只算半个

       相声界的百年历史上,曾经出过许多声名显赫的相声艺人,但要真正排出个顺序,却又似乎难度太大,难以实现,评书兼相声艺人金文声曾经说道,解放后相声界全国就只有两个半相声演员,而在这仅有的两个半相声演员中,竟然没有马三立,就连相声大师侯宝林也只能是半个。


       金文声在相声界的名气并不算大,他的出名其实和徒弟密不可分,金文声最为知名的徒弟便是郭德纲,当然这是评书门,同时老梁、于谦、李菁也都是金文声的徒弟,有这么多大腕的徒弟,师父的名气自然也跟着涨起来了。
       金文声在相声界评书界是出了名的敢说,金文声甚至直言解放后相声界全国只有两个半相声演员,这句话要是普通人自然不敢提,这一说,就把差不多相声界都得罪了,但金文声这样说,虽然代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也并不能说没有一点的道理,那么金文声所说的这两个半相声演员都是谁呢?


       首先第一位当推张永熙老先生,张永熙这位先生艺人属于宝字辈,在相声界名气并不算大,但是张永熙却和侯宝林大师齐名,在相声界有“北侯南张”的说法,北侯自然是侯宝林,南张则指的是张永熙先生。


       不同于北方相声演员,张永熙长期在南方,解放后张永熙定居南京,
       与关立明结成搭档,在南京的相声界是首屈一指的搭档,后来刘宝瑞先生也来到南京演出,这三位被观众亲切誉为“刘关张”,传为相声界的一段佳话。张永熙先生在相声界久负盛名,被誉为“江南旗”。
       第二位相声演员便是相声艺人孙少林,孙少林师承相声寿字辈艺人李寿增,他9岁拜师,12岁登台,说学逗唱莫不精湛。在来济南之前尚无艺名,鉴于其当时的光头形象,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取艺名孙少林。


       孙少林长期在济南演出,也是济南晨光茶社的掌舵人,在解放前济南在相声界的地位并不弱于津京地区,在相声界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的说法,意思是说,相声演员只有在北京、天津小有名气之后,才能有到济南晨光茶社演出的资本。当时不少相声名家大家,如张寿臣、马三立、吉坪三、周德山、刘宝瑞、郭全宝等,都曾到晨光茶社演出过。


       至于侯宝林大师在解放前的40年代就已经名扬津京地区,凭借文明相声和出色的柳活,侯宝林大师在当时声名鹊起,相声界能和侯宝林抗衡的也只有天津的小蘑菇常宝堃,在解放后,侯宝林大师改进相声,组织相声改进小组,将相声从地摊带到了殿堂,对相声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声界除了“北侯南张”的说法外,还有“北侯南张中少林”的说法,而这三位正好也是金文声所说的两个半相声艺人,至于侯宝林大师为什么是半个,有一种说法是相比于张永熙和孙少林的“说学逗唱”俱佳,侯大师的贯口和说要弱上一些,因此,只能算是半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