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母轻父”成常态!父亲晚年孤独:控诉子女不孝,反被网友回怼
都听过“重男轻女”这个词,却没想到有一天这个词也反过来,变成了“重母轻父”。重男轻女的存在来源于传统思想中,认为儿子是血脉的唯一继承,因此即便到了如今,也依旧有不少家庭无视教育成本和生育风险,在能力范围外去“拼男宝”,可却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区别对待的一天。
多少父母天真的以为,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自己作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他们就理应对自己倾尽所有的听话和孝顺,殊不知现在的孩子们对待孝道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不知不觉之间,“重母轻父”已经蔓延!
当父母把儿子和女儿区别对待时,绝对没有想到过,自己晚年也会因为性别被区别对待,只不过这次站在利益既得者的一方不是父亲,而是母亲,都说亲情是最坚固的纽带,可到了现代社会,子女对于亲情的纽带,却也有“亲”与“不亲”之分。
“重母轻父”正在蔓延!父亲晚年孤独:控诉子女不孝,却无人同情
每个人小时候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懂事一点的孩子都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句“我都喜欢”,可随着渐渐长大,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后,才逐渐意识到原来父母的爱也是有差距的。
课本里的教材对于母爱的书写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儿女的伟大;而对于父爱的描写,则更多的是父爱无声、不善言辞,但成长路途上的点点滴滴不会作假,当孩子们长大之后才明白,爱与不爱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
上学时期,子女打去家里的电话如果是母亲接的,那就有说不完的话;可如果是父亲接的,那第一句话必然是“我妈呢?”这恰恰是“重母轻父”的开端。而到了子女工作之后,对于母亲的关怀要更加明显,甚至子女们丝毫不曾掩饰过自己的“重母轻父”。
有不少父亲到了晚年忍不住哭诉子女的不孝,不明白为什么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无法避免的“重母轻父”,其实父亲心里是最孤独的,也渴望儿女的关怀,本以为老父亲的哭诉会唤起年轻人对于父爱的渴望,可没想到评论区竟无一人同情。
亲情的纽带之所以牢靠,不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爱
有网友调侃:小时候他们总说父爱无声,长大之后我对父亲的爱也无声,这有什么问题吗?更有网友直接挑破了“父爱无声”的窗户纸:表达爱的时候不善言辞,但是指责、挖苦、嘲讽的时候却是伶牙俐齿,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被所谓的父爱PUA了那么久。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父亲给予子女的爱,其细腻程度不亚于母亲,但也的确存在着很多父亲,无论是对子女的关怀还是对家庭的责任,都表现的不够合格。
当子女年纪尚小的时候,父亲尚且可以依仗着权威向子女施压,可当子女羽翼丰满、父亲老去需要依靠子女的时候,往日的威压不再有效,子女对待父亲的态度,恰恰就是曾经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
其实在家庭环境中,真正愿意去强调亲情纽带的人,反而是对家人不够用心、不够负责的人,而那些毫无保留地爱着子女家人的人,哪怕子女不是亲生,也照样幸福美满,可见年轻人“重母轻父”的深层含义,恰恰是家庭教育的失衡,也暴露了不少家庭之中,父亲这一角色存在已久的问题。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