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央视力挺的王蓉,戳穿内娱选秀的残酷现实,终究被李诚儒说中了

文|西九 编辑|司徒夜 “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 相信不少人都能唱出这首歌的旋律。 可若问起这首歌的演唱者,能脱口而出 “王蓉” 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也展现出了王蓉“歌红人不红”的窘况。

此次参加浪姐,王蓉在一公就惨遭淘汰。 这更加验证了李诚儒那番话的含金量!

01《浪姐》一轮游 《浪姐》播到第6季,节目组颇有些“黔驴技穷”的尴尬。 从这一季邀请的嘉宾就能看得出来,真正能唱跳的没有几个。 不过,这也符合节目组一贯的作风。

在嘉宾名单中,观众看到“王蓉”这个名字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提到王蓉,有人会疑惑是谁。 但说起《我不是黄蓉》《坏姐姐》《小鸡小鸡》这些当年红遍大街小巷的 “神曲”,那可真是无人不知。 即便歌曲火得一塌糊涂,王蓉本人的名气却始终未能与歌曲的热度相匹配。

这次参加《浪姐6》,她是嘉宾中为数不多唱跳俱佳的人。 所以不少观众将她视为本季的“黑马选手”。 第六季节目有了很大的创新,开场节目安排在室外。 虽然看着新鲜,但也对歌手的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蓉一出场,就演唱了她的经典歌曲《哎呀》。 台下的姐姐们也都跟着她一起唱。 本以为王蓉会是这一季的黑马,没想到却传出了她一公就惨遭淘汰的消息。

得知消息后的网友,纷纷指责节目组: 人情世故,流量至上。 其实,从节目开头就能看出节目组“区别对待”。 像叶童、吴宣仪等知名度高、流量大的,会有自我介绍。 其他一些不太知名的连自我介绍都没有。

王蓉一公就遭淘汰,也暴露出了节目组目前所处的窘境: 仍然难以跳出平衡流量与实力的怪圈! 孟佳那时候是这样,王心凌那时候是这样,到了王蓉这里依旧如此。 由于节目组套路太多,甚至有网友已经猜出了王蓉下一步该往哪走。 “后续给王蓉剧本就是,心疼王蓉,然后让网友复活赛把她投上来,再贡献一波热度。”

作为曾经的实力唱将,王蓉被如此对待,真是让人忍不住替她鸣不平。 看到王蓉赛前发布的一则动态后,网友更是大喊: “芒果台,你没有心!”

王蓉将此次参加《浪姐》形容为“重生”。 更重要的是,她提到: “提前不到一天得知来参加浪姐,然后开始疯狂准备初舞台。” 这也验证了此前网络上疯传王蓉是替补的消息。

估计她自己也没想到,来救场竟然只是一轮游。 王蓉被淘汰,更加验证了李诚儒的那番话! 李诚儒曾在节目《戏儒人生》中谈及目前的综艺现状: “被资本操控,唯流量是存。”

现在再看《浪姐》,又何尝不是这样? 谁知名度高,谁有话题就捧谁。 其他人就是流量的“牺牲品”,甚至连镜头都不配多有。

这副样子连央视都看不下去了。 王蓉一公被淘汰后,央视文艺发布五条王蓉相关的视频力挺,其中有一条还被置顶。

获央视力挺的王蓉,也戳穿了内娱选秀的残酷现实: 央视作为文艺界的“领头羊”,树立了“唯实力论”的典范。 但其他平台依旧逃脱不了“唯流量论”的桎梏。 就王蓉往日的成绩来看,她在《浪姐》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就现在来看,曾经被爆“耍大牌”“精神病”的王蓉,还有翻红的机会吗?

02王蓉能否重新翻红? 在王蓉的履历中,有一个成绩无比耀眼。 她曾经在联合国创下三个“华语乐坛第一”。 她是第一个获得联合国认证的流行女歌手。 也是首位在联合国总部里进行演唱表演的女歌手。 还是联合国友好理事会第一次给亚洲艺人颁出音乐奖项。 她不仅是华语乐坛之光,更是亚洲歌坛之光。

但回望她的来时路,却并不顺畅。 2004年,出道不到两年的王蓉被爆“耍大牌”。 她当时已经凭借《我不是黄蓉》大火,7月份在西安举办歌友会。 但却被爆料发布会迟到一个多小时,在歌迷都在现场的情况下闹脾气,然后甩手而去。

耍大牌风波愈演愈烈,王蓉的名声遭受重创。 随后王蓉唱片公司的负责人解释道: “王蓉是被冤枉的,主办方应该承担责任。”

2006年3月王蓉受邀上《超级访问》,节目上又被问到此事。 她再次为自己正名,耍大牌纯属无稽之谈。

耍大牌风波的余韵一直影响着王蓉。 在这个时候,王蓉因为与公司意见不合还惨遭雪藏。

于是她在2009年换了公司,与美国Glory 唱片公司签约。 然而,几年没有唱片发行,音乐市场早已更新换代。 为了重回巅峰,王蓉开始转换风格。 《小鸡小鸡》《坏姐姐》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怪异的曲风,上头的旋律,成了王蓉的特色。

她也因此饱受争议,很多人说她为了火不择手段。 王蓉在采访中也毫不遮掩,直言:“我就是想红啊!”

曾经的金曲女王,渐渐成了大众眼里的“异类”。 甚至还传出她患上精神病的谣言。 2016年,王蓉在参加一档节目时,直接将装满水的水杯朝主持人头上砸去。

等到主持人处理好伤口再登台时,依稀可以看见额头纱布上渗出的红色血迹。 然而在台上的王蓉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还秀了一把自己的肌肉。

正因如此,“王蓉有精神病”的消息开始广为流传。 后来王蓉自己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假戏真做黑嘉宾,只需一个小血包。” 澄清此次事件是提前商量好的。

为了力证自己没有精神病,她还写下亲笔信。

王蓉一路走来,遭受了很多争议。 也许,她的初心一直都是“想红”。 因为唯有红了,她才有更多精力和金钱,去做想做的音乐。

结语 对于真心热爱音乐和舞台的王蓉来说,《浪姐》的一轮游无疑是残酷的。 就像当年的王心凌,凭借观众的喜爱在节目中成功逆袭。 大家是否也期待王蓉能在后续有 “复活” 的机会,打破资本的束缚,再次绽放光彩呢 ?

部分参考资料: 新浪娱乐|西安被斥耍大牌王蓉大声喊冤

羊城晚报|王蓉不怕雷曲招骂:我就是想红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