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含糊不清,强行扮嫩,十几位老戏骨做配,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这几年,年代剧可算是热门题材,
前有《山海情》、《觉醒年代》、《漫长的季节》,
这两年又有《繁花》、《小巷人家》、《大江大河》等
都是不错的优秀年代剧代表作。而最近《北上》的播出,
也刚好接档刚播完大结局的《六姊妹》,刚开始大家都挺期待,
毕竟《六姊妹》里的奶奶何文氏让人印象深,播完后还有人回头再看。
可《北上》播出没几天,风评就急转直下,
有点高开低走的意思,这又是怎么个情况?
《北上》的原著是青年作家徐泽臣的同名小说,
他凭借这部小说拿了茅盾文学奖,原作背景之宏大,时间跨度之长,
以两条线交叉讲述了在京杭大运河的那几个大家族的百年故事。
但是电视剧毕竟集数有限,所以在原著之上有所改编情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剧中的女主角夏凤华身份设定是有点男孩子气的一个高中生,
身上散发着青春气息,是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观众想着央视出品拍起码拍摄手法有保证,并且原著还是拿过大奖的,
两者结合这剧怎么也得有点看头,加上有胡军这样的老演员坐镇,
大家都盼着能再出一部像《六姊妹》那样的好剧。
可播出来一看,不少人觉得这剧没拍出原著的魂儿,反而让人失望。
白鹿演夏凤华,这选角一出来就让观众皱眉头,她30多岁了,
演个高中生,岁数差在那儿摆着,怎么看都不像。
按设定讲夏凤华是个年轻女孩,带着点天真和爽朗,
可白鹿往那一站,感觉就不对。为了让她像个假小子,
剧组把她脸和胳膊涂黑,可这肤色黑得过了头,
看着像风吹日晒好多年的人,跟高中生没半点关系。
灯光一打,肤色还一会儿黑一会儿白,看着都晃眼睛,
观众盯着屏幕,总觉得这人跟角色搭不上很出戏,违和感跑不掉。
白鹿的演技也让人头疼,她演夏凤华的时候,表情总绷不住,
嘴老是撅着,眼珠子瞪得挺大,手一动脸就跟着使劲,像控制不住似的。
夏凤华是大大咧咧,可不是到处惹事的混混,
可白鹿演出来像是街头小流氓。她骑车追人,
把人绊倒后还笑得挺得意,指着鼻子跟人嚷嚷,
头发乱糟糟的,看着不像个高中生,倒像个惹麻烦的主儿。
台词更没法听,她戴着牙套话说得含糊,声音是大,
可听不清讲啥像嘴里含着东西,观众看着她这表现,
视听体验不仅没有,反而还是一种“双重受折磨”。
相反胡军在剧里的表演就很令人放心,扮演船老大不仅演技没得挑,
而且气场十足,台词稳动作有分寸,观众一看就觉得靠谱。
他演过不少硬汉角色,这回也不例外,船老大的戏份不多,
可每次出场都抓人眼球,网上好评大多冲着他去,
说他演得扎实,把角色立住了。可惜他再厉害也没法把整部剧拉起来。
白鹿的戏份多,镜头老对着她,胡军的戏再好,也盖不住她那边的毛病。
剧里还有别的演员,差距一比就更明显。
演夏凤华童年的小演员挺自然,活泼劲儿拿捏得准,观众看着都喜欢,
到了成年部分,白鹿一接手,感觉就掉了下来,完全接不上那股灵气。
男主角欧豪演得也不算顶尖,有点生硬,可比起白鹿,还是顺眼不少,
他至少没那么夸张,算得上中规中矩。
童年演员和欧豪的表现跟白鹿放一块儿看,
全靠同行衬托,让人觉得这女主角拖了整部戏后腿。
剧本改编也出了问题,原著里故事有深度,
带着那年代的味道,可电视剧改得太浅了。
夏凤华作为剧里虚构出来的女主角,本来高中生活本来挺有看头,
可剧里把重点放到了爱情上,弄得像流水账,
没了原著那种时代变动下人物生活之间相互冲突的情节感。
书里那些值得细究的地方,剧里全给砍了,换成吵吵闹闹的场面,
可能本意想弄出点生活气息,可这热闹看着太假,像硬塞进去的,
观众看了没感觉,反倒觉得别扭。
如此搞得两头不讨好,既没做出原著的恢弘时代观,
也没做出来柴米油盐的生活质感,可想而知观众是肯定不买账的。
播出没两天,网上评论就分了两拨:
夸的都说胡军演得好,稳得住场,船老大那几场戏看着舒坦。
骂的几乎都冲着白鹿去,说她演得乱七八糟,选她当女主是个错。
有人觉得她综艺上大嗓门的样子,跑剧里也改不了,看着就烦,
加上她之前演的戏,像《白月梵星》也没啥水花,这次再演年代剧,
大家更觉得她撑不起来。胡军演得再好,镜头老对着白鹿,
观众的火气也压不住,口碑就这么一路往下掉。
也不知道后半段白鹿能不能好好琢磨自己的演技问题,
如此继续拿着这种敷衍了事的表演糊弄观众,我看这部剧八成就是要凉透了,
当然现在就下结论也未免有些为时尚早。
说不定,白鹿看到网友和观众的评价后,知错能改,
虚心接受网友们的意见,积极向剧组老前辈们学习请教,
在后半段尽自己最大能力改善演技,可能这部剧的风评也会有所回暖。
那么大伙们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百度百科:北上
搜狐娱乐:《《北上》热度暴跌:胡军与豪华班底也难救这部剧的口碑危机》
搜狐娱乐:《演员强行扮嫩翻车!白鹿欧豪《北上》造型辣眼,假小子装嫩被吐槽》
为了提升大家阅读观感,以上内容部分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行为,请大家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