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大跃进”?我扒了扒京圈,西北圈和港台圈为何会衰落

文|令狐伯光

大鹏的《保你平安》票房马上要突破4亿了,而且到五一档之前,这个即将上映的国产电影还有《不止不休》《了不起的夜晚》《宇宙探索编辑部》,我发现了一件事情,这些电影的导演全是内地青年。

其实五一档电影也一样,《长空之王》的刘晓世,《人生路不熟》的易小星。

甚至到暑期档定档的《消失的她》,还有决定上院线的《目中无人2》。这个春节档国产影视剧也一样,虽然这些导演不都是《流浪地球2》的郭帆,但我发现,这个留给老一辈大导演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ps:有人说大鹏,易小星不算什么青年,大鹏82年41岁,易小星84年38岁,以这个圈子那套来算,他们妥妥的是少壮派。

京圈,西北圈,港台圈是什么“圈”?娱乐圈(juan)

两岸三地老一辈大导演数量很多,按照国内舆论的“圈子”来划分,像我们熟知的京圈、西北圈、港台圈、沪圈等等。

比如京圈,当时内地刚放开,经济高速发展。他们因为有更好的信息流和人脉,早早接触欧美流行文化,文化商业模式,同时和文艺圈,甚至官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像冯小刚的《芳华》里有个情节,为何他们能听“靡靡之音”的邓丽君?

一开始就是几个核心人物,然后进入市场闯荡,生产出了爆款作品。开始有官方捧,有舆论宣传,有亲近资本投资(或自己来建立),为此吸引更多人进入了圈子,继续这样一个扩散的过程。

这当中老师、夫妻朋友的裙带关系;这个企业合伙人,企业入股的利益关系。到了后期圈子就变得越来越庞大,成为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

京圈是刚放开80年代北京大院子弟,核心人物是王朔、叶京、郑晓龙、叶大鹰和马末都。王朔前期带出导演冯小刚、张元。90年代末,冯小刚和下海经商成功的王氏兄弟绑定,也就是大资本华谊绑定了。

王朔后来带出“四旦”之一的徐静蕾,后来又贡献了王子文。

圈子核心大导演还有姜文,何平,著名演员葛优,其它人还有耿乐,张一白等。

同时期电视剧大导演有郑晓龙,赵宝刚,赵宝刚和作家石康的关系不错,赵宝刚电视剧又捧出王珞丹,白百何等。传闻叶大鹰捧出梅婷,这个同样乱七八糟的关系还有很多。

京圈不是又什么内三圈外三圈,影视剧虽然都属于流行文化,但还是属于不同领域。当然有些人可以破圈,但整个圈子还是有各自的擅长。

所以,哪怕京圈有的也属于电视剧领域,有的属于话剧舞台之类的。

像“京圈”还有个大佬海岩,我看到的说法是牵头成立的几个人里除了王朔几个,还有海岩和马未都,海岩和马未都都是做生意的能帮衬那些穷作家,就算是卖的火的作家也喜欢到他们的饭店歌厅,理所当然把海岩马未都成了带头大哥。

后来,那些人拍出一堆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其中就有《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捧出一堆人。可能看到有搞头,海岩也自己投资拍自己小说的电视剧,“海岩剧”又捧出一堆人,绑定一帮人。

张艺谋为代表的西北圈,港台圈,再到沪圈和湖南圈大概也这样崛起的。

京圈,西北圈,港台圈突然衰落?答案比很多人想象的简单

这几年,为什么这些老牌文艺圈越来越没落呢?答案很简单,人的创作能力和精力有限的,何况这帮人功成名就过后,大多数人都会有刘皇叔的想法。

他们一边享受,一边为了子女朋友等整个利益共同体,一是打压竞争者影响自己团体利益,二是培养接班人希望利益共同体能长久,但和历史上各种人类利益共同体一样。

一来老人很难去革自己的命(相当于否定自己),哪怕你革命内部阻力也大,外部因为你地位高又大把人捧,你就很难下定决心对吧。

二来开始圈子开始只不过是给熟的、不熟的人们互助提供一个口子,慢慢发展起来之后,最终却成了挡住外来人的壁垒。也就是阻碍新鲜血液进入圈子,不但无法更新换代,相反开始僵化。

古今中外各种人类利益共同体都证明,人类最看重的还是直系后代,最想捧的还是二代三代。但老人因为不同时代的机会,经济代表的物质享受,物质决定的精神生活状态,他们能够创造巅峰。

他们创造的美好的物质生活,二代们因为从小不愁吃穿在艺术上成就上又有限。

国内这些文艺圈主要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导致社会环境变化太快。这些文艺圈享受得太快了,别说自我革命让圈子更新换代,连吸收新鲜血液保持圈子活力都太慢。

像上面列举的“京圈”延伸到王珞丹,白百何一代是80后的演员。

和他们同一代的年轻演员就很少,关键是和他们这一代厉害作家又有谁?作家和导演是保证内容生产的,文艺圈只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才能良性发展。这个创作者僵化过后,内容生产就跟不上了。

众所周知,“京圈”新生代演员就关晓彤,然后关带了她男友鹿晗,这两位是不是非常符合扶不起的二代的既视感。

京圈新生代里有一个年轻人发展还行,那就是董子健(他母亲是号称中国第一经纪人的王京花),他试图组局扩大年轻一辈圈子,先是和几位创作巅峰期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刁亦男等绑定。

又和作家双雪涛的关系不错,投资、主演和翻拍双雪涛的影视剧,自己首次导演也是改编双雪涛小说的《我的朋友安德烈》。这么发展下去,不太可能超越长辈,但中国影视圈新生代大佬可能有他的位置。

我扒了扒,京圈,西北圈和港台圈为何突然“衰落”

这个文艺圈的支撑有很多,近现代这种文化圈利益共同体的根本只有三点。一是良性发展的资本,二是保障市场竞争力的内容、三是保证前两点的先进工业生产力,其它东西都是为这三条服务。

这些中国文艺圈为何突然衰落,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发展太快,这三条受到根本性的冲击。

比如当初“京圈”能够突然发展壮大,一是背靠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有北京等老牌电视台等文化平台支撑,二是华谊,海岩工作室等影视资本支撑,三是优秀创作者保证源源不断的内容生产。

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太快,社会变化也太快。90年代末互联网公司开始发展,2005年左右发展壮大,2010年后全面进入中国流行文化产业。开始建立平台视频网站,财大气粗开始投资,像企鹅背靠“中国最强网络小说”的内容。

一开始,大家觉得网剧太粗糙,结果不到十年把电视剧打得溃不成军。还有导演体系,编剧体系,明星和演员体系也一样。什么综艺、选秀、各种商业活动等等。

中国电影市场在流量时代,主流还是港台圈和内地金融资本的媾和,像小燕子《致青春》开启的疼痛青春片,再到郭敬明《小时代》系列。包括《后来的我们》《少年的你》等青春片还是港台资本。

“京圈”也有顺应时代和大量的流量合作,大家可还记得管虎《老炮儿》,从管虎、冯小刚、张国立、王氏兄弟等等一票大佬多么吹捧吴签和峰峰。

张艺谋代表西北圈同样如此,还是和流量经济和金融资本模式联合。

当然,金融资本+流媒体+流量经济这套生产模式,媾和的新生产力确实取代了旧的生产力。我们都知道这套模式“副作用”非常严重,将中国文艺作品搞得乱七八糟的。

这时,我发现国内多数网友通常出现了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一味怀念从前巅峰时的京圈、西北圈和港台圈等等;多少人成天怀念他们的巅峰作品,多少人成天剪短视频骂现在“内娱”,多少人觉得恢复从前的生产模式,中国文艺作品就有救了。

问题在于,既然他们那么强,那它们为什么会被新时代抛弃?

答案就回到上面的分析,老一辈圈子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如何新鲜血液不足,如何落后于时代,又如何联合资本排斥竞争,最终变成了阻拦新力量的保守圈子。

“最强的敌人”出现了?“张艺谋们”或许早就该被淘汰了

人的成功:既要靠自我奋斗,也要看历史进程。还是那句话中国发展太快了,对于中国文艺的老圈子来讲,官方整顿的外部冲击,他们内部出现问题的崩塌,导致了一个双重打击。

2018年,小崔和金锁的事件引爆中国娱乐圈,也掀开中国文艺圈整顿风潮,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还挺有意思(特别是电影圈)

一是小崔和金锁引爆了“京圈”第一次震荡,当他们都以为过去了。嘿,结果凡凡和峰峰先后出了事,传闻可能咬出了一堆人,背后的大资本华谊兄弟也受到极大影响,这次被打击得一蹶不振。

2023年,冯小刚主演电影将要上映,导演电视剧《回响》才开始重来。

二是小燕子因为金融出事,后面因为“抄袭”的事郭敬明蹑上来,他们出事直接断了台湾资本在内地市场的锚点。我相信大家应该发现了,这几年一大堆台湾明星资源大降,没有多少曝光度。

当然,这背后也和3年“疫情”阻拦,再到政治关系用他们危险,但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你看台湾圈和京圈的衰落,属于官方整顿的外部冲击与内部自我崩塌的双重结果。相反,香港圈也有外部冲击,但我认为因为“博纳”等大资本找对方向,联合市场热门创作者连续生产出爆款作品。

于是乎,外部冲击不是太过明显,更多还是内部僵化创作者跟不上的慢慢衰落。

这个取代老一辈圈子的是迅速崛起的内地青年新势力,比如郭帆团队,老一辈电影人王红卫坐镇。制片龚格尔,导演郭帆和饶晓志为核心,绑定中国电影一哥吴京,和宁浩,路阳等人关系不错,开始在扶持《宇宙探索编辑部》的青年导演孔大山。

甚至在文化内容源头上,应该会和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绑定了。

最后,郭帆团队2019年后才崛起,目前最大优势是有国家级的资本、舆论和工业体系支撑;他们建设当前中国顶级影视工业生产体系(已然亚洲第一,媲美好莱坞)。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导演等创作者还少了点。

如果未来几年能多扶持出能独当一面的导演,这个新势力前途不可限量。

这几年,这样的内地新势力有很多,他们未必都像郭帆团队那么厉害。但我越了解内地新势力,我就发现内地老一辈圈子,真的输得不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
  • 0

    呵呵

  • 0

    雅蠛蝶

  • 0

    哇嚓

  • 0

    呜呜

  • 0

    哈哈

  • 0

    么么哒

  • 0

    哔哔